BIOELECTROMAGNETICS(IF=2.010)磁场对不同水分胁迫下向日葵生长的影响磁场预处理对作物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磁场环境影响种子的生理生化反应,从而提高种子活力,改善作用养分吸收。此外,磁场预处理种子不仅具有成本效益,显著提高产量,对环境也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印度农业研究所Ananta研究团队在生物学领域期刊BIOELECTROMAGNETICS在线发表了题为“Magnetic Field Affects Growth and Yield of Sunflower Under Different Moisture Stress Conditions”的文章,采用200 mT静磁场对向日葵种子预处理2 h,并保持0%、28%和42%的水分胁迫,探究磁场对田间不同土壤湿度下向日葵作物的生长变化。 叶面积指数(LAI)是作物生长研究的重要参数,有助于根据作物截获的辐射利用率和光合作用量来表征作物生产干物质的能力。不同环境下,向日葵LAI差异显著,在0%、28%和42%的土壤水分胁迫下,对对照相比,向日葵LAI最大提高19%、23%和10%。磁场处理后的作物芽长和叶片数显著增加,与对照相比,播种后45天(营养期)磁场组芽长增加14.2%,叶片数增加14.5%;播种后60天(开花期)磁场组芽长增加15.8%,叶片数增加6.2%;播种后70天(穗形成期)磁场组芽长增加5.7%,叶片数增加10.1%;播种后80天(灌浆期)磁场组芽长增加4.7%,叶片数增加26.9%。 与对照相比,磁场预处理使作物所有生长阶段的生物质、叶绿素、辐射利用率和水生产率显著增加,在0%、28%和42%土壤水分胁迫下,磁场组生物质量提高8~51%、叶绿素量提高1~18%、辐射利用率增加1~90%、水生产率提高3~8.2%。磁场预处理种子,种子产量显著提高,在0%、28%和42%土壤水分胁迫下,种子产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8.8%和9%;种子质量分别提高8.9%、7.0%和4.7%;种子蛋白含量分别提高8.6%、6.8%和6.4%;作物含油量分别提高4.8%、6.9%和10.4%。磁场预处理种子,对植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为农作物栽培提供了一种新的培育方法。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02/bem.22354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推送文章仅为学术交流使用,‘原创’为原创编译之标记,不表示本平台对文本主张版权。作者团队或单位如需使用编译文本,可联系小助开放白名单。凡是注明“转载”的稿件,均已注明直接来源,如需使用,请联系版权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